首頁 服務項目與分享 回上頁

服務項目與分享

Service and share
復健
2014/01/31

笑不出來…中西醫論「面癱」(顏面神經麻痺)

分享:

文:楊沛翊醫師
 
【前言】

臺灣各地的氣候很不穩定,溫差很大,因此許多民眾不太能適應突如期來的氣候變化。若加上長期疲勞,身體就容易出現許多狀況。筆者在近幾月發現,顏面神經麻痹(面癱)患者自過年以來,有增多趨勢,許多患者在一覺醒來,刷牙時發現口水從嘴角流出,照鏡子時赫然發現,笑不出來了!半邊臉不會動了!!心裡的壓力多麼大!!害怕這張每天熟悉的臉就此癱掉,甚至想到徹夜難眠…。而且許多患者經由西醫治療仍進步緩慢,真是折磨困擾了這些患者!幸好,透過儘早就診中醫,均有滿意療效,可讓患者恢復自信,以下,就讓筆者介紹這令人壓力很大的疾病吧!

面癱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筆者曾治癒的最小年齡是7歲女童),患者多有面部受冷風侵襲或急性鼻咽部感染的病史,通常急性起病,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不能作蹙額、皺眉、露齒、鼓腮等動作,口角向健側歪斜,漱口漏水,進餐時食物常滯留於患側齒頰之間,患側露睛流淚,額紋消失,鼻唇溝平坦,部分病人出現患側舌前2/3味覺減退或消失,聽覺過敏等症。若治療不及時,恢復不完全,常可產生癱瘓肌攣縮、面肌痙攣或聯帶面部運動肌肉無力等面癱後遺症。

 
【西醫觀點】


面癱是一種常見疾病,全稱為「面神經癱瘓」。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以中老年居多。面癱發作時,患者一般會出現口眼歪斜、喝水漏水、味覺遲鈍等症狀。患者在發病前大多沒有明顯的徵兆,只是在洗臉、刷牙、照鏡子時突然發現自己的面部有些不正常。患病後,患者一側面部肌肉癱瘓,發音時吐字不清,眼睛不能閉合,影響工作和生活。
 
西醫治療面癱,主要靠消炎藥加上類固醇服用和局部理療結合。消炎藥、類固醇激素可以口服,也可通過靜脈輸液。其作用是消除神經水腫,防止神經壓迫造成更多神經損傷。如果懷疑由病毒感染引起,在給予激素的同時,還應提供抗病毒治療。理療則包括離子導入、雷射治療、紅外線照射等方式。
 

【中醫觀點】

中醫認為,面癱就是在過度疲勞、緊張造成上火等情況下,形成「虛邪賊風」侵擾的結果。面癱一般發生在單側,症狀包括眼睛不能閉合、嘴角歪斜、耳後肌肉疼痛等。就是因為受涼、病毒感染(古人認為是外來賊風的一種形容)、自身免疫反應等原因,導致面神經受損,原本支配的肌肉即出現癱瘓。 所以「上火受風」最易發生面癱。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的辦法也不少,包括針灸、藥物服用、耳背指尖面部放血、藥物外洗外敷、貼膏等方法。治療急性面癱一定要抓緊時間,越早治效果越好。治療積極的話,一般來說半個月就能恢復。超過半月,治療難度就提高了。一般單純受風導致的面癱治療不難,早期面部輕刺放血加TDP頻譜儀(遠紅外線治療儀)照射,可祛風散邪,改善病變部位的血液迴圈,迅速消除水腫,降低神經損害,使神經功能恢復時間加速,盡早痊癒。若病情較重,病位較深,可適當配合中西藥物治療,以防止後遺症。但若是因病毒感染引起,則需較長的恢復時間。若是因自身免疫反應所引起的面癱,則較易反復發作。目前臨床上多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
 

【針灸治療越早越好】

針灸治療面癱效果很好,而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有觀點認為本病在初始的急性期內不宜針灸,這其實是一種認知上的錯誤。有一項以觀察針刺治療周圍性面癱時效關係為目的的臨床對照試驗證實,在發病2周內開始針刺治療者痊癒率為77.2%,在2
~4周開始治療者痊癒率為51.8%,病程在1個月以上才開始治療者半年內的痊癒率僅為4.5%,三組之間有極顯著性差異,說明早期恰當的治療是本病快速完全恢復的關鍵,而且早期針刺治療還可以減少西藥激素的使用。以往有關針刺治療該病的研究結論也與此相似,筆者的臨床實踐也支援該結論。

(*筆者曾有數位面癱4
~6個月以上的男女患者,經人轉介給筆者治療,約1個月服藥針灸,目前已進步到8成左右,所以也請別灰心!)

但本病的針刺治療應該分期進行,急性期和恢復期的取穴和針刺方法應有所不同,以充分體現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初始發病的急性期內,病邪表淺,面部取穴宜少,針刺手法宜輕,應重點取用頸項部和四肢穴位,恢復期面部取穴則可適當增加並使用透刺(包含頭皮針)、電針、艾熏等刺激神經快速恢復的方法。
 

【注意事項】
  1. 避免不當乘涼以預防面癱,也是中西醫的共識。出了大汗、洗浴後,千萬不要吹風,更不要用風扇、空調直吹顏面。開車、乘車時,不要把窗戶開個小縫直吹,因為這樣的風速更快,威脅更大。睡眠時,也不要挨著敞開的門窗。氣溫降低時,出門要注意面部防寒保暖。
  2. 要多運動,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方可抵禦外邪侵襲。
  3. 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增強身體抵抗力。
  4. 充足睡眠,讓身體多多休息恢復體力。
 

【自我復健】面癱病人在治療的同時亦可進行簡易復健:

 
  1. 睡前用濕熱毛巾敷患側面部20分鐘。
  2. 先用手掌自患側外眼角向耳上方平推50~100次,再用手掌自患側口角向外耳道方向平推50~100次,每日1~2次。
  3. 對照鏡子做皺眉、抬額、露齒、鼓腮、吹口哨等動作,每次練習2~3分鐘,每日練習2~3次。

 

偵測到您已關閉Cookie,為提供最佳體驗,建議您使用Cookie瀏覽本網站以便使用本站各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