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服務項目與分享 回上頁

服務項目與分享

Service and share
婦科
2014/06/06

巧克力囊腫是什麼?3大產生原因告訴你,專業醫師治療有一套!

分享:

▶ 何謂巧克力囊腫?
▶ 巧克力囊腫中、西醫治療方式大解密!
 
你是否也有這種經驗,每次生理期都痛到懷疑人生、肚子悶脹到連牛仔褲都穿不下?去看醫生才知道,原來是「巧克力囊腫」在作祟!這名字聽起來甜甜的,其實一點也不美好。它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最常跑到卵巢裡,裡面積著像巧克力醬一樣的舊血塊,不但讓人經痛加劇,還可能影響生育。想知道巧克力囊腫原因有哪些?那就讓專業醫師透過本文替大家講解吧!

1. 巧克力囊腫是什麼?3大形成原因看這邊!

所謂的「巧克力囊腫」,是指子宮內膜長錯地方,跑到卵巢裡形成囊腫的情況。正常的子宮內膜應該只在子宮腔裡,每個月隨著荷爾蒙變化脫落,形成月經。但若內膜組織透過經血逆流,經由輸卵管跑到卵巢或其他骨盆腔部位,就可能「落地生根」。

這些異位的子宮內膜雖然位置錯了,仍會隨著月經週期出血。久而久之,這些無法排出的經血會積存在卵巢內,變成咖啡色、濃稠的舊血,從超音波上看起來像一顆黑色的囊腫,內容物像巧克力糊,因此才被稱為「巧克力囊腫」。其3大形成原因如下:

1. 經血逆流,最常見的主因

大多數女性在月經期間,都會有些許經血逆流進入骨盆腔。不過大部分人身體會自行清除這些細胞,只有在清除機制不良時,這些內膜碎片才會在卵巢等地方「定居」並逐漸生長,導致巧克力囊腫形成。常見著床位置:卵巢(約80%)、子宮韌帶、腹膜、輸卵管、甚至腸子或膀胱表面。

2. 手術影響,傷口讓內膜有機可乘

有些女性在做剖腹產、人工流產、子宮肌瘤切除或宮腔手術後,若子宮內膜組織沾黏到傷口或流入骨盆腔,也可能異常著床,造成囊腫形成。這類情況被稱為「手術相關性子宮內膜異位症」,雖較少見,但也不可忽視。

3. 淋巴或血液轉移,特殊但存在的路徑

少數情況下,子宮內膜細胞會透過血液或淋巴系統,轉移到其他器官,像是肺部、腸道、甚至淋巴結。雖然發生率極低,但在臨床上確實曾出現過這樣的案例。

2. 巧克力囊腫高危險族群有哪些?

巧克力囊腫雖然是許多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相同的風險。有些人因為體質或生活背景,更容易成為高風險族群:

👉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病史

因為巧克力囊腫本身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表現,如果你曾被診斷過內膜異位,就屬於高風險族群。即使過去治療過,也有復發的可能。

👉處於生育年齡的女性(20~40歲)

這段時間的女性荷爾蒙分泌活躍,尤其是雌激素旺盛,容易促使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增生、出血並形成囊腫。若你處於這個年齡層,經期又常不穩定,更要提高警覺。

👉有長期經痛或經血異常的困擾

經痛明顯加劇、經期變長或經血量特別多,可能並不是單純的「月經不順」,很可能是巧克力囊腫的警訊。若從青春期就有明顯經痛,建議及早檢查。

👉家族中有人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巧克力囊腫

如果媽媽、姊妹或其他女性親屬有這方面的病史,自己罹病的機率也會提高。研究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具有遺傳傾向,別輕忽這層關聯性。

建議:早發現、早處理最安心

巧克力囊腫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若是屬於上述高危族群,又有反覆經痛、經期不規則、不孕等問題,千萬別拖延就醫。透過腹部或陰道超音波、婦科內診等方式,可幫助及早診斷並安排後續治療。越早處理,對健康與生育的影響就越小!

3. 巧克力囊腫潛在風險與症狀有哪些?

巧克力囊腫是一種容易反覆發作的婦科疾病,隨著病程延長,囊腫內會因週期性出血而累積越來越多的陳舊血液,導致體積逐漸增大。當囊內壓力過高,脆弱的囊壁可能自發性破裂,讓積血流入腹腔,引發突發性腹痛。雖然破裂後壓力會短暫下降,囊壁破口有時可自行癒合,但隨時間推移,血液可能再次累積,破裂風險也可能反覆出現。

巧克力囊腫破裂的常見誘因

  • 自發性破裂:沒有明顯外力,但囊腫因壓力過高而破裂。
  • 劇烈性生活:特別是在經期前後,粗暴或劇烈的性行為可能誘發破裂。

巧克力囊腫破裂後可能會有的影響 

  • 劇烈腹痛:囊內陳舊血液進入腹腔,刺激腹膜,引發突然而強烈的疼痛。
  • 器官沾黏囊腫反覆破裂與癒合,易導致骨盆腔內器官(卵巢、輸卵管等)彼此沾黏。
  • 慢性腹痛:沾黏或長期發炎可能造成持續性疼痛,治療較棘手。

巧克力囊腫破裂與癌症的關聯性

雖然統計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症(含巧克力囊腫)演變為卵巢癌的機率不到1%,但潛在風險不能忽視。若已確診巧克力囊腫,建議定期追蹤,及早偵測可能的病變。

⏰小提醒:預防與早期發現的關鍵
  • 定期婦科檢查:腹部或陰道超音波是最直接的檢查方式。
  • 及早治療:能降低破裂機率,也有助於減少癌症風險。

巧克力囊腫常見症狀

巧克力囊腫在初期常沒有明顯症狀,因此不少女性會在例行健檢或檢查不孕原因時才被發現。但隨著囊腫變大,可能出現以下表現:
  • 月經週期不規則
  • 經痛加劇:止痛藥效果有限,嚴重時影響生活與工作。
  • 慢性骨盆腔疼痛:不僅在月經期間,平時也可能持續悶痛或壓痛。
  • 性交疼痛:尤其在深部性交時更明顯。
  • 不孕:可能影響卵巢排卵功能、輸卵管暢通性及骨盆腔環境。
  • 頻尿或排尿困難:囊腫過大時壓迫膀胱所致(較少見)。

為什麼會有這些症狀?

巧克力囊腫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息息相關。研究顯示,約 50% 的慢性骨盆腔疼痛與內膜異位症有關。除了單純的子宮收縮,免疫系統異常與慢性發炎反應也是造成疼痛的重要原因,例如:
  • 發炎因子活性升高(如:TNF-α、白細胞介素 ILs):促進病灶增生與疼痛。
  • 血管加壓素濃度上升:部分患者在月經前濃度顯著上升,與經痛劇烈有關。
  • CA125指數升高:雖非絕對診斷依據,但可作為醫師的重要參考。

若你的經痛嚴重到影響生活,或有不孕、月經異常等困擾,務必盡快到婦產科檢查。除了超音波檢查,也可搭配抽血檢驗協助評估,爭取早期診斷與治療,減少對健康與生育的影響。

巧克力囊腫的飲食建議

巧克力囊腫與體內的慢性發炎反應及荷爾蒙失衡息息相關。除了遵循醫師的治療計畫,日常飲食也能成為輔助改善症狀的重要一環。透過選擇適合的食物,可以幫助降低發炎、促進荷爾蒙代謝,對病情控制有正面影響。

  ⭕ 建議可多吃的食物

  • 高纖蔬果與全穀類:有助促進腸道蠕動與荷爾蒙代謝,例如糙米、燕麥、地瓜、深綠葉菜、紅蘿蔔等。
  • 富含Omega-3的食物:如鮭魚、鯖魚、亞麻仁籽、核桃,具有天然抗發炎效果。
  • 植物性蛋白質:豆腐、毛豆、黃豆製品等有助調節雌激素水平,並提供優質蛋白。
  • 抗氧化食物:藍莓、草莓、覆盆子、綠茶、深色蔬菜可幫助減少細胞發炎與氧化壓力。
  • 適量補充維生素D與鐵質:維生素D有助調節免疫反應;鐵質則能改善因經血量多造成的貧血,例如可從深綠葉菜、紅肉、蛋黃、牛肝中攝取。

  ❌ 建議避免的食物

  • 辛辣厚味與高刺激性食物:包含菸酒、油炸物、高糖點心、速食、蔥蒜辣椒等,容易加重發炎反應。
  • 寒性食物:屬性寒涼的食物可能使血液循環變慢、經血不暢,例如:瓜果類(冬瓜、西瓜)、檸檬、鳳梨、白菜、竹筍、茄子、牡蠣等。
  • 含荷爾蒙前驅物的食物:靈芝、山藥、部分豆類、雞睪丸、葡萄籽、蜂王乳、月見草油等,可能干擾荷爾蒙平衡,需視自身情況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食用。
 
💡 小提醒:飲食調整並不是單獨的治療方式,而是與藥物、手術或其他治療並行的輔助策略。建議依個人病情,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後,制定個別化飲食計畫,才能真正幫助改善 巧克力囊腫症狀。
 

巧克力囊腫中、西醫治療方式大解密!

巧克力囊腫常見於生育年齡女性,可能造成經痛、骨盆悶脹感,甚至影響排卵與懷孕機率。不同大小與位置的囊腫,對生活與生育影響也會不同。治療上通常會根據年齡、症狀嚴重度、以及是否有懷孕計畫,量身訂做治療策略。以下將帶大家深入了解目前中醫與西醫的治療方式與應用原則!
 

1. 西醫治療巧克力囊腫的常見方式

西醫治療分為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兩大方向,醫師會依據患者是否計劃懷孕、囊腫大小與症狀強度來選擇治療方案。

▶ 藥物治療:控制病灶、延緩惡化
治療方式 說明 注意事項
黃體素
口服避孕藥
調節荷爾蒙,抑制子宮內膜週期性增生 適合尚無生育計劃者,症狀較輕者使用
Danazol
(療得高)
抑制排卵與性腺刺激素分泌,有助減緩骨盆腔痛 副作用多,包括體重增加、油性膚質、情緒不穩、聲音低沉等,需謹慎使用
GnRH-a
(性腺刺激釋放素類似劑)
抑制雌激素分泌,減少病灶刺激,副作用較低 可搭配低劑量雌激素補充以減輕副作用,且療效穩定

▶ 手術治療:移除囊腫、盡量保留功能
治療方式 適用對象 特點
腹腔鏡手術 囊腫較小、
沾黏不嚴重者
微創手術、恢復快、保留卵巢功能較佳
傳統開腹手術 囊腫大、沾黏嚴重或合併其他器官問題者 可完整清除病灶,適合複雜病情

▶ 復發風險說明
項目 年復發率 5年內復發率
藥物治療 約5~20% 高達40%
手術治療 稍低
但仍可能復發
須定期追蹤
與評估
 

2. 中醫治療巧克力囊腫的觀點與方法

中醫視巧克力囊腫為「瘀血阻滯胞宮」,認為多由體質虛弱、腎虛、氣血不調、風寒入侵等因素造成。
 
▶ 中醫病因分析:從體質與經期調理來看巧克力囊腫:中醫認為,巧克力囊腫屬於「癥瘕」之範疇,與瘀血、臟腑失調及氣血運行不暢密切相關。以下是常見病因說明:      
病因類型 說明
瘀血積聚 瘀血長期堆積於下腹,阻礙氣血流通,形成腫塊,即中醫所說的「癥瘕」
離經之血 產後失調、經期未妥善照顧、或手術後惡露未清,導致瘀血堆積於胞宮
臟腑失調 腎虛、氣虛、肝鬱等體質失衡,使子宮環境變差,進一步影響排卵與受孕
 
▶ 中醫辨證論治原則
根據女性月經周期與體質進行調理,是中醫治療巧克力囊腫的核心原則:
時期 治療原則
月經前 理氣祛瘀、利水消腫
經期中 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經期後 補氣養血、補腎強身

▶ 體質分類與常用藥材一覽表
體質狀況 常見藥材
腎陰虛 熟地黃、枸杞子、女貞子、麥冬
腎陽虛 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
氣虛型 黃耆、黨參、太子參
寒凝型 桂枝、乾薑
肝鬱型 當歸、柴胡、川楝子、香附
濕熱型 茜草、黃芩、金銀花
疼痛型 乳香、沒藥、延胡索

📒提醒:中醫會根據體質「加減調方」,強調個別化治療,不建議自行購買中藥或草藥食用,應由專業中醫師診斷調配。

▶ 穴道與針灸輔助治療
除了中藥調理外,針灸與耳穴治療也是輔助改善疼痛與調節內分泌的重要方式:
類型 常見穴位/部位 功能
體針 關元、氣海、血海、三陰交、豐隆 調經止痛、活血化瘀、助氣血循環
耳針 卵巢區、內分泌區、神門 穩定內分泌、減緩焦慮、緩解骨盆不適

3. 中西醫合併治療的優勢

  • 手術後中藥調理,可降低復發率與促進排卵機能恢復。
  • 西醫治標,中醫治本,雙方配合可同時緩解症狀、修復體質、提升受孕機率。
  • 對於接近更年期、或不計畫生育的婦女,可觀察病情是否因荷爾蒙下降而自然好轉,不必急於動手術。

巧克力囊腫沒有一體適用的治療方式,關鍵在於根據自身年齡、體質、症狀嚴重程度,以及是否有生育計畫來選擇合適療法。透過中、西醫合併、配合飲食與生活作息調整,不但能降低囊腫復發,也能幫助你更安心地面對身體變化。
 

4. 巧克力囊腫常見問題QA 

Q1. 巧克力囊腫與子宮肌瘤差別?

項目 巧克力囊腫(Endometrioma) 子宮肌瘤
(Uterine Fibroid)
發生部位 卵巢 子宮肌肉層
成因 子宮內膜異位組織進入卵巢,形成含舊血的囊腫 子宮平滑肌過度增生,與雌激素有關
常見症狀 經痛、性交疼痛、不孕、排便疼痛 月經量多、經期長、壓迫感、貧血、不孕
是否影響生育 可能影響(阻礙排卵、影響卵巢功能) 視位置與大小,有些會影響受孕或導致流產

Q2. 肥胖會導致巧克力囊腫嗎?

肥胖與巧克力囊腫並無直接關係,但肥胖可能影響體內女性荷爾蒙(特別是雌激素)的平衡。雌激素過多可能加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進而使病情控制更加困難,甚至導致病況惡化。因此,維持理想體重對於女性健康至關重要。

Q3. 巧克力囊腫會變小消失嗎?

巧克力囊腫通常不會自己變小或消失。它是由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的,隨著每次月經週期,囊腫內可能會持續累積經血,反而可能越來越大。雖然有些人使用荷爾蒙藥物後,囊腫大小會暫時穩定或稍微縮小,但停藥後仍可能復發。

Q4. 巧克力囊腫會需要開刀嗎?

巧克力囊腫是否需要手術,取決於囊腫大小和症狀嚴重度。若囊腫小且症狀輕微,通常先用藥物治療;若囊腫變大或疼痛明顯,可能需要手術切除。具體治療建議由醫師評估後決定。
 

臨診上,我常常衛教女性朋友,不論是否有婦科疾病,都應該好好照顧自己的月事問題,因為牽繫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健康課題莫過於月經。當我們多一分留意、多一分保養,變少一分風險,所以愛自己就從「月事」做起吧!另,若尚未有結婚的打算,且巧克力囊腫也沒有造成經痛、月經不規則等不適症狀,則需要長期追蹤其變化。若有考慮生子,那子宮內膜異位症就不能等閒視之。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經常會合併嚴重的骨盆腔沾黏,進而導致排出的卵子無法順利的進入輸卵管內受孕。加上此症最好發的年齡層是在生育階段的女性,因此影響衝擊最大的就是生育能力。此外,由於巧克力囊腫有時會「吃」掉正常的卵巢組織,而影響女性的排卵功能,造成卵子品質不佳而無法受精,或是卵巢功能提早衰退,因此建議把握黃金時間結婚生子!

 
本文撰稿人:蕭喨綺醫師

 

若你正為經痛、不孕或反覆復發的巧克力囊腫所苦,不妨考慮結合中醫調理,從體質根本著手改善。透過專業中醫師的診斷與個別化處方,再搭配針灸或穴位療法,能有效幫助身體自癒力。如果還想更進一步了解適合自己的中醫療程的話,不妨就直接找尋住家附近的醫院,讓專業團隊陪您穩定調養,找回健康與生活的平衡!

 
 

偵測到您已關閉Cookie,為提供最佳體驗,建議您使用Cookie瀏覽本網站以便使用本站各項功能